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,專注于投融資、跨境電商、企業出海研究。
聯系方式:+8618874834566
Email:Lawyerton@163.com
蛇年春節,全網最火的應用程序就是Deepseek了。作為國內開發的通用大語言模型人工智能應用程序,Deepseek在長文本理解、行業知識沉淀和實時推理速度三方面已經能與OpenAI比肩,就連《華爾街日報》也發文驚呼:"中國企業用1/5的算力資源,在特定領域跑出了與硅谷并駕齊驅的AI加速度!"
人工智能AI時代已經來臨。毫無疑問,人工智能AI的應用給很多傳統行業都造成了沖擊,律師行業也不例外。有律師擔心,人工智能將替代律師助理,很多律師將面臨失業……那么,人工智能究竟是否會取代律師,在人工智能時代,青年律師又如何破圈成長呢?帶著這個問題,筆者分別向Deepseek和豆包進行了提問,它們在數十秒之內給出了答案。筆者進行了匯總和比較,希望能給廣大律師同仁一些啟示。
首先,筆者對Deepseek提問“Deepseek橫空出世,人工智能AI給包括律師行業在內的很多行業造成了沖擊,不可逆轉的現實是人工智能將取代一部分律師助理的工作,這對剛入社會的青年律師來說形勢更加嚴峻。請結合上述背景和國內法律服務市場現狀,就青年律師如何破局,提一些忠告和建議,重點分析一下律師工作中哪些是人工智能無法替代的,以及如何做好律師專業化行業化的研究和布局。”
Deepseek思考了15秒鐘就給出了答案。首先,它對筆者的提問進行了分析,找出了問題的核心:青年律師在人工智能沖擊下的破局策略。同時推測筆者擔心AI會取代青年律師尤其律師助理的工作,需要聽到實用化的建議。接著,它對國內法律服務市場的現狀進行了分析,法律服務市場分層明顯,客戶需求多樣化;傳統業務飽和,新興領域機會多;法律科技公司發展快,傳統律所轉型慢。然后,它分析認為,AI確實能夠處理很多基礎工作,對剛入行的青年律師來說沖擊較大,但AI無法替代的可能是人性化的部分,比如共情能力、復雜談判、倫理判斷以及對行業的深刻理解等。
Deepseek認為:面對人工智能對法律行業的沖擊,青年律師的破局之路需要以"不可替代性"為核心,在專業深度、行業認知和人性化服務三個維度構建核心競爭力。它從三個方面提出了系統性建議:
首先是要認知重構,理解AI的邊界和洞察市場的變化。
其次,要構建不可替代能力矩陣,建立人性化能力壁壘,向專業化縱深發展,進行行業化戰略布局。
然后,采取技術融合策略,要用AI工具賦能,采取人機協作模式,標準化流程AI化,關鍵決策人工把控,建立“雙軌質控系統”,通過AI初檢+人工復核,把控質量控制風險。
最后,Deepseek還給出了“三年規劃”建議,提出了能力進階路徑。
Deepseek總結:青年律師應當建立"三維競爭力模型":縱向專業深度決定服務基準線,橫向行業認知拓展服務邊界,人性化能力構建服務溢價空間。在AI替代率超過60%的基礎工作領域(麥肯錫2023法律行業報告),唯有通過"專業精深化+行業縱深化+服務人性化"的三重突破,才能在變革中占據優勢地位。建議采取"聚焦突破、梯度發展"策略,用三年時間完成從通用型律師到行業法律專家的轉型。
同樣的問題,我們問了問另一款人工智能工具豆包,豆包給出了如下答案。
豆包的回答中規中矩,基本上踩中了人工智能無法替代律師工作的核心要點,但沒有進行深入分析,所用的語言套話較多,比較空洞抽象,給出的方案也缺乏可操作性。
相比較而言,Deepseek思考得更加深入,亮點是在回答問題前先分析提問的動因,然后找出問題的核心,站在用戶的角度主動提出對方案的要求,說白了,Deepseek更懂你,文風更加簡練,有數據,有案例,有層次,有計劃。
為了給青年律師破局提供進一步建議,筆者選擇一個專業方向提出了新的一個問題:“如果我要做跨境電商,企業出海方向,請你告訴我如何獲取行業資源,如何建立行業知識體系,如何打造律師超級個體,如何進行獲客?”
這次,Deepseek深度思考了30秒鐘給出答案。
同樣,Deepseek在回答前,先對筆者的問題進行了分析,它不僅主動聯想之前的對話,確保回答保持連貫性和針對性,同時將筆者的問題拆分成四個部分,分析每個問題筆者可能需要得到的支持,并提出用戶需要的建議不僅要全面,還要有數據和案例支撐,它甚至考慮到筆者作為青年律師,可能在資源和時間上有限,建議應具備可操作性,分階段實施。
接下來,Deepseek給出的一套“四維作戰體系”方案令筆者感到震驚!
同樣的問題,筆者問了問豆包,豆包的回答是:

顯然,豆包的回答較為扁平化,沒有形成思維矩陣,缺乏數據和案例支撐,給出的建議不夠落地,即使照抄作業也難以實現青年律師真正破局。
Deepseek給出的方案不僅列舉了獲取行業資源的三大路徑九項抓手,分層次搭建了行業知識金字塔結構,而且還以IMPACT模型打造律師超級個人,以FISH模型實施精準獲客策略,最后設定了三年行動計劃。它給出的建議更加直觀和立體,但按照這套打法去落地,需要精干高效的團隊和外部協作才能完成。
需要說明的是,兩款人工智能工具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,開發者側重點不一樣,并沒有優劣之分。豆包不僅是提供智能問答,還須兼顧英語陪練,圖片生成和創作音樂等功能;而Deepseek應用程序如同其中文涵義一樣,聚焦深度檢索和思考,更加“擬人化”,更像一個智庫專家和戰略家。唯一的遺憾是,近期因技術原因使用不了聯網功能,問題的答案和解決方案可能還停留在某個時段的知識體系中。
總結Deepseek和豆包兩款人工智能工具給出的分析和建議,不難得出結論,盡管人工智能AI會取代一部分律師助理工作,比如法律和案例檢索、合同和法律文本起草和修訂、簡單法律問題的分析和預測等等,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節約人力資源成本,但因為其很難理解人類的復雜情感,缺乏共情能力,在博弈中不善于變通和取舍,難以真正解決疑難復雜法律問題。因此,在短時間內無法完全取代律師工作。青年律師要想不被人工智能時代淘汰,必須主動擁抱AI,用好AI工具,深入研究細分領域,形成專業壁壘,樹立行業標桿,打造超級個人,進行系統化運營。
AI已來,只有擁抱變化,深耕自己,才能在變革的時代立于不敗。
本文由人工智能工具Deepseek、豆包提供內容支持,文章僅做交流學習使用,部分圖片來自網絡,若涉及侵權可聯系刪除。